早期療育,點亮孩子的人生路
2014-05-16 ~ 2014-12-31
募款需求:500,000元
早療服務復健療育資源,早期多侷限在醫療院所,內容也多以兒童為主軸,缺乏以家庭為整體的服務提供,心路為了讓家庭免於奔波於各項服務資源之間,而開啟了機構式療育專業整合服務。


早療服務復健療育資源,早期多侷限在醫療院所,內容也多以兒童為主軸,缺乏以家庭為整體的服務提供,心路為了讓家庭免於奔波於各項服務資源之間,而開啟了機構式療育專業整合服務。
民國94年,心路接受台北市政府委託辦理「早療社區資源中心」,希望透過各個行政區的早療資源中心,為家庭建構更在地化、更即時,服務層面更深入的社區早療服務網絡。
我們除了為疑似或確診的發展遲緩孩子就近提供諮詢、評估、資源連結、到宅療育、家庭支持服務之外,也不斷地反思,早療的概念不單只是發掘特殊需求的孩子讓他們接受療育,應該要能讓家長在對孩子的發展有疑慮時,可以快速的得到服務,避免忽略了孩子在生長與發展上的問題。
社區駐點,近距離化解家長的疑慮

早期療育化被動為主動,我們嘗試走入社區裡的小兒科診所,以駐點的方式與社區民眾作直接的互動。剛開始家長對於「早療社區資源中心」多有疑慮,「我家的孩子沒有問題,謝謝你們!」是我們常碰到的回答,幸而藉助社會局「助妳好孕」政策的推行,開啟交談的契機,慢慢的,家長愈來愈認識「早療社區資源中心」的服務,並樂於與社工討論育兒經驗。102年9月起,在社會局推行一區一親子館的情況下,我們又將服務觸角延伸至親子館。
駐點至今,我們發現多數家長藉由網路搜尋或閱讀書籍來提昇其概念,但卻少有機會與專業人員直接討論,儘管對於兒童發展的概念與關注度更進步了,卻又因接收過多資訊的關係,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;曾有家長問我們一個二歲半的小孩為什麼不會用鑰匙開家裡的大門、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不會從1數到100、為什麼老是搞不定孩子…?資訊多了,好像讓家長的煩惱也多了。
面對孩子的成長難題,爸媽可以不孤單
樂樂,自出生後一直由媽媽獨力照顧,生活中少有機會與其他人互動,媽媽教養樂樂的過程中,發現在語言發展、情緒控制及社交技巧有些落後,但沒有人可以商量與分擔教養孩子的狀況,自己在親子互動中又經常面臨各種挫折卻不知該如何因應,長期焦慮之狀況下,媽媽甚至得了恐慌症,連帶孩子獨自出門都會讓媽媽過度焦慮而使恐慌症發作。一次機會下媽媽帶著樂樂到親子館,主動尋求服務,透過資源中心的諮詢後,我們提供專業人員的到宅服務,一邊了解媽媽帶養孩子的方式及遇到的困難,一邊陪著媽媽找尋適合的方法幫助孩子穩定情緒與學習,陪伴孩子完成早療評估與討論未來入幼學習的準備。
現在樂樂正在學習建立生活常規、自己吃飯、如廁和洗手,在生氣亂丟東西結束後被要求自己收拾,也開始理解什麼是跟小朋友「一起玩」。媽媽說:「有妳們的陪伴真讓我放心不少,學習怎麼跟孩子互動,知道他需要的是什麼,也減少因為過度焦慮引發恐慌症的恐怖經驗」。

支持家長的親職角色,早療不只是治療

樂樂的例子不是特例,在這個多數是小家庭組成、養家又特別辛苦的世代,有很多孤單且缺乏自信的家長們其實是很需要親職角色的支持,心路也期待早療不再只是做治療,應該從更前端之早療宣導及預防做起,提供一般家長發展促進之相關技巧及知識,針對特殊幼兒及家庭,連結後續所需要的專業資源及家庭支持服務。
期待有一天早期療育不再只是特殊化的名稱,而是能深植每一個家庭,並讓早療的概念遍地開花,讓每個家庭都能好幸福、好快樂、好天天!!!
早療服務不間斷,需要您的支持
心路目前有六個早療機構,除了提供0-6歲發展遲緩及障礙孩子日托式的療育服務,也對機構外的發展遲緩兒童提供個別的療育課程。此外,心路也為極重度或交通不便的孩童提供到宅療育,並在近年將早療服務送進社區、送進偏鄉。

期待您加入,給困難的孩子,最好的起步,一起捐款支持心路早期療育計畫,在專業的療育呵護下,也能走出寬廣的人生路!
~我們都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特質,有些人幸運地找到天賦,那你,也在等待發光的機會嗎?智能障礙者從出生需要面臨各種挑戰,心路不聚焦病理這類「憂事」,而是選擇正向肯定,悉心打磨潛能和「優勢」!邀請你加入愛心百元捐,支持0~65歲的障礙朋友安心成長、邁向自立生活!
【心路X麵包樹Bread Tree】獨家聯名,現在捐款,就能機會獲得心路智能障礙青年親手製作的「十二星座紙捲筆」,邀請你看見不同星座的的美好特質,一起「化憂事為優勢」!
感謝您的愛心